《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秦苗
医学知识与技术的研究及传承是医学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每一个医学专科得以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灵魂。而这期间,那些奋力托举医学发展之梦、在时代变迁的惊涛骇浪之中,从容不迫地前行的医者们尤其值得记录与尊敬。
很显然,作为湖北省鄂州市耳鼻咽喉科主任黄小林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医者,以德载道,以技治人。”在鄂州市中心医院黄小林的办公室内,刚刚看完门诊的他告诉《医师报》记者。
所有的经历都将成为未来的财富
1963年出生的黄小林已经在医学行业度过了近40个春秋。
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鄂州市中心医院从事耳鼻喉科的工作。直到目前,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当时,基层医疗条件非常简陋,科里的人员很少,那时候医疗的理念、技术、设备跟现在相比都有非常大的差距……”
黄小林回忆道,有一年冬天,寒风凛冽,有位老人在鄂州市郊区不幸中风,当地的医疗条件不符合实施气管切开水平。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黄小林带着气管切开包连夜赶往患者所在的医院。通过紧急抢救,患者保住了性命。那时没有高速公路,黄小林返程回到医院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黄小林说,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接触了大量耳鼻喉科的危急重症患者,为其以后在医学道路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业务骨干的他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开展鼻内镜技术,经过短短6年的学习和探索,1996年该项技术就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如诸多行业的领军者一样,黄小林在快速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深造学业。他考取了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并到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
这样的收获也让黄小林颇感欣慰。他想,“优秀的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说是耳鼻喉学科发展的重要起点和机遇。”也自那时起,在这家医院,黄小林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耳鼻喉科紧密的未来便是我的未来”
在过去的30多年间,黄小林辗转多个岗位: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到学科主任,再到学科带头人,硕\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
对话中,尽管他并未说太多艰辛,但每一个头衔背后,其付出多少完全可以想象。
“黄教授的付出常人难以企及……”该医院一名陪同对话的人士这样表示。
如今,尽管身为该院的副院长,但黄小林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担任行政职务不是我的目的,把学科发展好,把队伍带好,这才是我的目的。”他说。
事实上,他确实是这样说到做到的。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 黄悠然)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汪铮 在德国学习的时候,经常跟着导师一起查房。有一天查房时,遇到一个高龄患者,他的治疗效果不太好,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患者年纪非常大,对疾病一知半解,口齿也不清楚。虽然工作异常繁...
2023-01-30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当医生是彭红从小的愿望,而成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的一员,是彭红为实现理想迈出的第一步。彭红是幸运的,因为“湘雅呼吸人”是呼吸学界的一个标杆,是“百年湘雅”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彭红实现了一次一次地蜕变,成为了她理想中有...
2023-01-20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一位患者被诊告知为肺纤维化后, 家属战战兢兢地问:“大夫,请问这是肺癌吗?” “肯定不是,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大夫回答。 家属听后长舒一口气,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三个月后患者家属回复:患者已离世。 这是罗群还是主治医生时遇到的患者,当时以为区区肺纤...
2023-01-11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医师报讯(融媒体中心王璐)2022年10月,信阳市肿瘤医院罗植权教授团队参与协作的临床研究成果荣登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胃肠肝病学》杂志。据了解,这已经不是信阳市肿瘤医院第一次因学术成就而得到媒体的关注。而信阳市肿瘤医院的亮点更是不止于此。 一路走来,...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蔡增蕊)1988年,肖永龙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专科工作,彼时学科创始人及科主任是知名间质性肺疾病(ILD)专家侯杰教授。由于学科在ILD诊疗领域素有盛誉,因此每天都有患者慕名而来,其中多数是急危重症患者。 看着患者被病痛苦苦折...
2023-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