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踩踏:防“一米”间距 护“三姿”体位 救“肚子”复苏

时间:2022-11-01 14:53来源: 作者:王立祥

10月29日,韩国首尔市中心龙山区严重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这一震惊全球的因节日派对狂欢变成噩梦的世纪之痛,是一种因人群集中出现“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踩踏所致。从预防踩踏发生前“一米”阳光安全距离,呵护踩踏发生时采取得“三姿”体位,救助踩踏发生后的心脏骤停用“肚子”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法,让我们“痛定思痛”掌握防护救应对“踩踏”之要法。


一法:切记“一米”阳光公共安全距离


踩踏发生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人群密集;二是在某个外在干扰影响下,人群出现瞬间的集体行动恐慌,进而演变为慌不择路堤逃离,最终在互相挤压中酿成伤亡大祸。有鉴于此,倡导在大型集会甚至是日常交往中,应人人遵守“一米阳光公共安全距离法则”,即人与人之间有意识地保持一米距离。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手臂长度,约等于身高的一半,“一米”能防推搡。以一个身高180厘米的人为例,通常其臂长约为90厘米。也就是当他手臂伸直时,也不会触及一米安全距离,可以避免推搡,也可以避免拥挤摔倒后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架构起一个防护空间。而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当人体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无论是屈肘肌还是伸肘肌,各肌肉力臂值基本上都是处于最小值。也就是说,即便手臂伸直后碰到前方的人,此时推搡力也是最小的。

一米距离,看似简单,实则一条护卫线、一道安全杠;集体生活中,还真不能少了“一米”这样的公共安全概念。当人们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常常是猝不及防而身不由己,事故前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海恩法则”所说,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一米阳光安全距离法由此应运而生。

未来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上,将安全意识、秩序意识深植于心,除学习应急的急救互救技能外,呼吁全社会公民遵循一米阳光安全距离法则,灌输一米阳光安全距离法则安全意识理念,形成全社会公民自觉践行一米阳光安全距离法则条例,不失为防患未然的明智之举。


二法:保持“三姿”躯体生理空间体位


当遭遇拥挤的人群时,应尽量走到人群的边缘“靠边站”外,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的同时,采用“三姿”躯体生理空间体位,亦是规避减少伤害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姿: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持呼吸;

二姿:拥挤人群中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三姿:拥挤人群中被挤到无法成侧卧状,也应尽力呈俯卧位姿态,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双肘尽量支撑身体,腰向上呈弓形,以尽量保护头、颈、胸、腹部等重要部位。


三法:学会“肚子”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死因多是撞击、挤压、碾挫等因素所致创伤性心脏骤停。创伤性心脏骤停,通常是指外部暴力作用于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和失血缺氧,引发的心搏、呼吸、意识停止的临床心脏骤停综合征,也称濒临死亡状态,而通过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的心肺复苏,就成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要手段,但数据表明创伤性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仍居“低”不“高”,存活率仅为0~3.7%,如何根据踩踏导致的心脏骤停特点,摸索出与非暴力原因导致的非创伤性心脏骤停不同的规律,是提高踩踏引发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鉴于踩踏这一外部暴力直击人体,产生胸部外伤、血气胸、心脏压塞等所致的心脏骤停,是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禁忌症,故对此类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效果不佳。针对心脏骤停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禁忌证限制,应运而生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就是源于临床上胸外按压禁忌症患者,且在实施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从而限制了对传统胸外按压技术的实施,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由此探索出“胸路不通走腹路”的新方法。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对腹部实施向上提拉(提拉拉力10~30 kg)和向下按压(按压压力40~50 kg),改变胸腹内外压力,发挥“腹泵”“胸泵”“心泵”效应,尽而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并重的心肺复苏术,尤其是踩踏发生时挤压性窒息导致的心脏骤停,腹部提压心肺复苏通过改变腹内外压力,使占呼吸80%的膈肌上下移动发挥腹式呼吸效应,起到了体外腹式人工呼吸改善缺氧的作用。


责任编辑:许奉彦
收藏
点赞
相关文章
  • 地震来临“9”个地方不能躲

    6月1日17时,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17时03分,雅安市宝兴县发生4.5级地震;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上看到,办公桌震动强烈,卫生纸等物品都从桌上掉落,众多四川人都表示此次震感很强烈。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自然灾害,其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会使建筑物...

    2022-06-02
  • 关于帕金森,除了“抖”你还知道啥?

    说起帕金森病,好像人尽皆知,但若深究起来,又是知之甚少。然而在临床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对这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放松警惕,积极改进诊断流程、钻研治疗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病老人越来越多。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现...

    2022-04-08
  • “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专题

    ...

    2021-09-23
  • 2020IDSC专题

    ...

    2021-09-23
  • 补液治疗的一二三

    本文讨论的补液治疗不包括作为其他治疗药物溶媒的给药方法。现讨论如下。 一个概念。 补液治疗是指液体(如葡萄糖水、 生理盐水 、 电解质 、胶体、血液、酸性或碱性液体等) 通过输液器具或口服进入人体 内环境 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

    2021-09-16
发表评论
用户名:
热门评论